冯子标,男,1938年11月生,广东紫金人,1963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现任山西财经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职任中国生产力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会副秘书长,山西经济学会理事长。1992年,冯子标教授被评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94年被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收入《国际名人辞典》,1996年被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山西省优秀专家”称号。
山西财经大学是经原国家教委批准,由原山西财经学院和山西经济管理学院实行合并办学,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建共管的一所综合性财经大学。
日前,记者采访了山西财经大学新任校长冯子标教授,他说,要办好山西财经大学,既要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又要注重自身素质的转变和师资队伍建设。我们只有把山西财经大学的发展和山西经济建设和供销合作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在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等职能中发挥作用,才能体现学校存在的价值。为此,我们要立足山西,面向全国,走向未来,深化学校内部管理运行机制,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靠,不伸手,扩大协作与交流,千方百计,谋求发展,拓宽办学渠道,创出一条新路子,办出水平,办出层次,办出效益。
如何建设一流大学,造就一流大师,这是学校自1997年12月合并成立以来,作为第一任校长的冯子标教授一直关注和思考的重大问题。他有一句名言:“办大学,就必须有大师”,就此,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几十年的高等教育,几乎没有培养出著名的大科学家、大文学家、大经济学家……如果说在计划经济时期还能适应的话,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就不行了,因而办大学就必须有大师。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师如何造就,高徒如何培养。其基本要求就是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措施就是学科建设。学科建设分一般学科和重点学科。重点学科有几个层次:国家级重点学科为优秀博士点,省级重点学科是申报博士点的优秀硕士点,学校的重点学科是现有的硕士点,正在建设的校内重点学科是拟申报的硕士点的学科。有了博士点,硕士点,就有了导师和学生。导师一是要给这批受高层次教育的学生上课,二是要能给学生指导论文,三是要组织学生进行论文答辩。要做到这些,并且要做好,导师如果不读书、不研究本学科的前沿、不研究现实中的难点与热点,并取得成果,是不能为人师的,如果做好了,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或大师。只要本人努力敬业尽职,可能就成为现实。当然,一个教师要成为名师也有一个过程,先讲一门名课,再发表几篇名篇,再出版几本名著,这个导师就成为名师,到了名师的位置上,再前进一步,成为本学科的带头人,成为省重点或国家重点学科的领衔人,成为省部级或国家级科研项目的主持人,学术观点不断创新,科学研究硕果累累,名扬四海。到此,这位导师就有了在本学科领域中令人信服的学术发言权,有了学位授予权,也就有了“权威”。如果我们山西财大,这样的学术权威有一二十个,学校在社会上就有了知名度,就有了地位,就有了名望。有名有位就会有信誉,信誉来源于名师,名师出高徒,名师出名著,名师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学校的社会信誉就更高,进入良性循环。